
撰稿/寒冰意大利连续第三次委身世界杯附加赛,以《米兰体育报》为首的意媒援引了布冯、萨基、卡佩罗等名宿的观点并达成共识:除了青训的成才率偏低,意大利队实力滑坡的另一个根本原因,就是意甲联赛事实上已滑向二流,鉴于大多数意大利国脚均来自意甲,意甲联赛水平的下降,意大利国家队自然不可能维持一流水准。
虽然近年意甲欧战成绩一度强势反弹,国米三年内两入欧冠决赛,尤其是2022/23赛季欧冠8强意甲占了3队,欧洲三大杯同赛季均有球队进入决赛,但实际上,这不过是运气成分居多的昙花一现。意甲联赛在技战术理念、对抗强度、速度和净比赛时间等重要指标上,全部落后其他四大联赛,尤其U21以下年轻球员出场人数和出场时间严重偏少,是导致成年国家队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。
长年外援泛滥、弱队过多,导致意甲生态环境全面恶化。意大利足球界呼吁的联赛瘦身和增加本土年轻球员出场时间等举措,迟迟不见实质性推动。长此以往,意大利国家队的下滑必然无法扭转。
意甲全方位没落
《米兰体育报》引用了一个统计数据,就能以管窥豹看到意甲的没落。著名足球数据网站足球天文台(CIES)近期公布各大联赛冲刺数据统计,冲刺的定义标准是以25公里/小时的速度,持续奔跑至少0.7秒。欧洲联赛冲刺距离英超(199.6米)高居榜首,荷甲(193.7米)、瑞士超(190米)排名其后,法甲、西甲和德甲也都在前10位,五大联赛只有意甲跌出前10位,甚至排在荷甲、瑞士超、挪超、比甲、瑞典超、土超等欧洲二流甚至三流联赛之后。
统计数据至少可以说明意甲缺乏足够多的冲刺,比赛普遍缓慢,没有更多节奏变化带来的冲击力。意甲充满了各种抗议和频繁的暂停,多年来只有国米和亚特兰大更像是能长期顺应欧洲足球战术潮流,保持足够冲击力的球队。过人次数意甲也远远落后:意甲成功过人次数最多的球员居然是一名边后卫(帕莱斯特拉,17次)。
意甲的球员既没有更多的冲刺,也没有更多过人,同样体现在意大利国家队。没有冲刺和过人,自然没有更多节奏变化和进攻机会的创造。与速度更快,节奏变化更多的挪威队相比,意大利队只能踢附加赛不是对蓝衣军团传统的侮辱,而是对意甲联赛现实的镜像体现。
本赛季意甲前11轮场均进球数仅2.22个,是1987/88赛季(2.11个)以来最低。而当时正是意大利链式防守战术理念的巅峰期,与如今攻势足球盛行的国际环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意甲场均进球数连续3个赛季下降,本赛季实际进球数比预期进球数(xG)少了22.6个,国米是20支球队之中唯一场均进球数超过2球的球队。低进球数并非仅是门前把握机会能力差,因为只有国米实际进球数高于预期进球数,证明创造的进球机会不多是联赛普遍现象。更可悲的是,12轮过后,本季意甲目前领跑射手榜的居然是国米的中场恰尔汗奥卢,5个球而已,其中还包括两粒点球!
以上一切,可以总结为,意甲的节奏缓慢、缺乏速度和跑动,净比赛时间少,从教练到球员更趋于保守,缺乏主动性和投入度。
“U21天花板”现象
意甲联赛的衰落,还在于无法让更多年轻球员通过意甲的历练成长为一流球员,这也加剧了意大利国家队实力的下滑。
同样来自足球天文台(CIES)的最新统计:2025年度迄今,意甲本土U21球员出场时间仅占全部球员的1.9%,在上榜的全球50大联赛之中排名倒数第二,仅高于垫底的阿联酋联赛(0.3%)。
欧洲联赛中,塞尔维亚(15.8%)、丹麦(11.7%)、匈牙利(11.6%)和斯洛文尼亚(11.3%)均超过10%,世预赛大比分双杀意大利的挪威,这项统计挪威超(9.9%)也远高于意甲。五大联赛之中,法甲(7.8%)、西甲(4.0%)、德甲(3.4%)和英超(2.4%)都高于意甲。U21球员出场人数方面,意甲(101人)与丹麦超并列第20位,表现稍好,但仍落后法甲(154人)、西甲(106人)和英超(104人)。
意大利U17、U19和U21青少年国家队成绩不差,但到了需要顶级联赛历练的时候,在意甲得到的出场时间却非常有限。各俱乐部为了追求短期成绩,大量签入外援和经验丰富的老将。本赛季意甲外援占全部球员人数的68%,本赛季迄今外援进球占全队总进球数的比例,超过50%的多达15队,都灵和莱切外援攻入全队全部进球,米兰20个进球有19个是外援攻入,尤文图斯(84.2%)、国米(76%)。这样的外援全面优势背景下,意大利国家队从何处寻找能进球的本土前锋?
不仅如此,意甲还从“小世界杯”时代的人才“流入型”联赛变为“流出型”联赛。从阿根廷归化的金靴雷特吉远走沙特,潜力新人莱奥尼、卡拉菲奥里、科波拉都离开了意甲。这从另一方面证明意甲没有让年轻人看到成为顶级球星的上升通道。本赛季17岁的米兰小将卡马达成为意大利U21国青队史和米兰队史最年轻进球者,这是个好的现象,但毕竟在意甲未形成提拔使用年轻球员的规模效应。
为何其他联赛对U21球员的使用依然远好于意甲?如何整体提高意甲的水平?这才是意甲管理层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。
